
旺秀才丹 近照(2023年秋)摄于成都 阿东 摄影
按:彝族诗人发星,约稿“百年现代诗档案”,其中有一条,是“个人文学年表<或个人诗歌简史,3000字内>”。借此机缘,花数天时间,东搜西翻,寻找自己写诗从文以来的蛛丝马迹,有了此文学艺术年表。粗粗一看,近四十年来,自己还是在此轨道上,跑了很远的路。分享在此,也算是对自己有一个交代。挂一漏万,一定还有许多记忆深处值得铭记但是却被遗忘的瞬间,留待今后点点滴滴弥补。
旺秀才丹文学艺术年表(1985-2024)
1985年,高考进入西南民族学院预科部华师班就读。期间一篇散文被语文老师推荐给学院广播站,文中有一句“坐在南国这不知名的树下……”被同学记忆传颂。
1986年暑假,跟随父亲所在的西北民族学院代表团前往甘肃省甘南州拉卜楞寺,参加大经堂修复落成典礼时,灵感突至,写成一组三首诗歌。其中一首后来单独命名为《仰望贡唐仓》,是为诗歌处女作。
1986-1990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后被校友师涛、马利军相劝、推荐,进入学生社团“夏雨诗社”。《仰望贡唐仓》就是时任社长宋强、主编李长青建议修定的名称。
1987年,《仰望贡唐仓》获华东师大校园文学征文一等奖。
1987年,《仰望贡唐仓》获上海电视台大学生诗歌征文优秀佳作奖。
1987年开始,部分习作被兄长才旺瑙乳推荐,先后在《青海湖》《贡嘎山》等杂志发表。自此后开始,诗作陆续在《飞天》《西藏文学》《民族文学》《诗刊》等几十种书刊发表。
1988年,接任华东师范大学“夏雨诗社”第六任社长。后和复旦诗社社长韩国强、交大文学社社长叶天蔚等数所上海高校文学社社长共同担任上海市大学生诗人联合会理事长,同时兼学术部部长等职。主编过《夏雨岛》、夏雨岛增刊等油印刊物。当时的“诗歌写作”选修课授课老师为著名诗人宋琳。
1988年,诗作《坟·外婆》被辑入评论家朱大可老师编辑的《城市人》诗集续集(未出版),并且得到当面首肯,喜欢诗中“对血缘的关注和反思”。当时是宋琳老师带几位夏雨诗人到朱大可老师在华东师大学术楼招待所住的房间茶叙,朱大可一句话留下深刻印象,“我最喜欢打倒权威,同时给小人物擦皮鞋”。
1989年,应诗歌老师宋琳倡议,为去世的诗人海子家人募捐。先后带两位同班同学在上海人民广场、南京路等处募捐。三天左右时间募得两万余元人民币,交宋琳老师转交海子家人。
1990年,被选拔参加上海作家协会举办的第三届青年作家(诗人)创作班,赴崇明岛、舟山群岛等地体验生活一个月。同班诗人有陈东东、师涛、韩国强等十多位。
1990年7月,大学毕业在《西北民族学院校报》工作,负责文艺副刊。期间指导、修改许多大学生散文、诗歌、小说在校报发表。其中有后来成为电影导演的万玛才旦等人,他曾带着手写的小说稿,到办公室请求指正。当时还推荐部分藏族大学生诗人在《贡嘎山》等杂志发表诗作。
1996年,第四届国际《格萨尔》会议在西北民族学院召开,负责宣传工作的具体策划实施,以及电视片解说词、简报、新闻发布会、专刊及社会新闻媒体等稿件的撰写及编辑。
1994年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作家班进修四个月并结业。
1994-1997年,与才旺瑙乳策划并合作主编的《藏族当代诗人诗选(汉文卷)》一书,在藏族歌手德乾旺姆的推荐下,获青海省委副书记桑结加重视,于1997年5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2月该书获甘肃省首届“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是藏族历史上第一本收录最全的藏族诗人用汉语创作的诗歌选集。成为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博士生研究藏族诗歌的重要读本。
1997年,在奇正藏药集团青海市场部,任广告策划部主任,四州一地总经理。期间策划了素有“藏族的人民文学”之称的藏文刊物《章恰尔》的第一个封面广告。还策划编辑了《奇正藏文化知识手册》,由董事长亲自作序后,作为员工必备下发。
1997年12月,参与写作关于西藏历史的全景式通俗读物《藏域春秋》(上下册),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同时参与写作《第四代人的精神》等著作。
1999年创办藏族第一个民营图书工作室“西藏妙音工作室”,以“朝觐心灵的圣地”为理念,开始策划、编辑、出版、拍摄《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书系》、《圣地梵音》等藏族文化的书籍、音像品几十种。其中“西藏之书书系”被兰州大学出版社誉为该社出版史上最好的图书之一。
2000年前后,应大型网络社区“天涯诗会”总版主天骄(韩国强)之邀,担任诗会版主,处理诗歌帖子。网名:阿里狼客。
2001年前后,参加兰州市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兴隆山笔会”,与著名诗人伊丹才让先生同居一室。会上伊丹才让先生、《丝路花雨》编剧赵之洵先生、东乡族作家汪玉良、满族诗人匡文留等人的气质言行留下深刻印象。
2000年起,创作的歌词《执玛格尼》、《恩波格斗之歌》等被中国内地女歌手雷婷、藏族歌王亚东谱曲传唱。
2000年11月,被邀请参加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四川藏学所主办的“西部大开发与西藏和其他藏区的现代化研讨会”。会上引用美国诗人诗句,“我们放弃了自己拥有的/却去追寻我们不需要的”,警示西部开发要尊重当地需求。
2001年,应邀为云南香格里拉藏药集团公司做藏文化系列策划。
2002年,个人诗集《梦幻之旅》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2002年,担纲制片人拍摄MTV《拉卜楞寺僧人乐队作品精选——圣地梵音》并撰写解说词。
2002年,作为全藏区具有先锋性和代表性的9位藏族青年诗人之一,作品入选由色波主编,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玛尼石藏地文丛·诗歌卷”《前定的念珠》。2003年,个人诗集《梦幻之旅》获甘肃省人民政府第四届敦煌文艺文学类一等奖。
2004年,和才旺瑙乳联合创办藏人文化网。其中文学频道定位为“来自喜马拉雅的叙述和诗章”,开创了“互联网+民族文学”的先河。作为西部少数民族文学最知名的网络共享平台之一,藏人文化网20多年如一日,发表了大量的民族文学优秀作品以及作家档案、文学评论等成果,带动、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作家的成长,享誉民族文学界。
2004,参加清华大学“畅销书策划与营销”高级研修班,结业。
2004年,应邀赴美国三一学院、哈佛大学参加国际会议并演讲,应邀在哥伦比亚大学举办了关于藏人文化网、藏文化图书、诗歌创作的演讲。
2004年,在美期间,应邀在纽约曼哈顿诗人狄兰·托马斯长期浸泡的白马酒吧聚会后,参加附近举办的一场诗歌朗诵会。该朗诵会以纪念藏族已故诗人伊丹才让为主,在此朗诵会上,介绍了伊丹才让先生的一些轶事,同时朗诵了自己的诗歌。
2005年2月,创办藏族历史上第一个中文博客“藏人文化博客”和第一个网上交友征婚的“雪域情缘”网。
2005年,和藏族作曲家更嘎才旦合作历时数年主编而成的藏族作曲家作品集《唐古拉风——藏族当代流行金曲集》出版,系第二主编。
2005年,诗集《梦幻之旅》获甘肃省文联首届黄河文艺二等奖。
2006年,应邀到成都参加“藏族音乐高峰论坛”。同会有歌唱家才旦卓玛、宗庸卓玛等人。
2007年,和万玛才旦联合撰写的莲花生大师传记《大师在西藏》,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年1月5日,和藏人文化网总编辑才旺瑙乳做客新浪视频,接受关于藏人文化网及藏族文化、文学的直播访谈。
2007年,应邀多次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为2008年度“第六届康巴艺术节”大型活动做了以藏族音乐为主元素的大型系列策划案。
2008年,第4期《中国西藏》期刊发表论文《藏族当代音乐发展概览》。
2009年,编著的介绍藏族文化基础知识的读物《藏族文化常识300题》在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2009年,第23期《科学时代》期刊发表《从几个关键词来认识“大编辑”这一新理念》。
2010年,第2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发表论文《涉藏网站建设现状及进一步发展之思考》。
2010,参与投资并担纲制片拍摄数字电影《拉卜楞人家》,推荐女主藏族青年演员德姬。
2011年2-4月,应邀赴美国佛吉尼亚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在佛吉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等高校做过藏族文化传播以及诗歌创作有关的演讲。
2011年11月21,获聘国家级重点出版项目《藏族美术集成》(1-100卷)学术专家。该项目由四川民族出版社藏族美术集成编委会实施。
2013年,由夏雨诗人刘波发起、川大教授向以鲜组织的一次诗人饭局,因为地点是诗人李亚伟在成都宽窄巷子的特色餐厅香积厨,故建立了以“香积厨(成都)诗酒会”为名的微信朋友群并自动成为群主。该群荟萃海内外数百诗人艺术家,谈诗论收藏,参禅话女子,土豪粉子踊跃参与,制造了不少“诗歌事件”。巅峰时期发起的“海燕杯诗歌奖”,被誉为“燃烧欲望的盛典:决战都江堰帐篷行为艺术观摩会”,诸多诗人参与同题诗歌,留下一段佳话。2021年郑重将此群转交香积厨老板、著名诗人李亚伟管理。
2013年4月20日,代表藏族诗人参加由《mind》杂志和成都西西弗书店联合举办“母语与岛屿”诗歌朗诵会。
2013年5月,赴上海参加华东师范大学夏雨诗社创办三十周年庆典活动,并在会上做了主题演讲。诗歌作品入选庆典活动诗集《白天与黑夜的信使》。回忆文字《围绕夏雨诗社而缭绕的诗歌生活漫忆》入选回忆文集。
2013年,接受上海“文汇讲堂”“致逝去的青春和永远的诗”访谈。
2013年,应《南都周刊》媒体人、诗人陈朝华邀请,赴云南红云云烟集团采风,同行有著名作家苏童、诗人于坚、评论家谢有顺等人。
2013年,接受亚丁航线开通专号《天赐甘孜》“文化名流谈甘孜”访谈:《三段情缘:此身锁定甘孜》。
2013年,应西藏昌都地区邀请,作为专家团成员,赴昌都参加康巴艺术节旅游文化论坛。
2013年,担任执行主编,编纂国家出版基金项目:《E眼藏地行——大型藏地文化系列富媒体电子书(10卷)》中的八卷电子图书。2015年12月由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该电子图书图、文、视频近80万字。八卷分别是:《藏族民族发源及演变》、《藏族文学、诗歌》、《藏戏》、《藏族传统建筑、雕塑》、《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藏族传统民俗》、《藏族民族歌舞》、《藏族传统宗教》。
2013年,担纲制片人拍摄《玛曲藏族婚礼》、《贵德:和谐为贵包容为德》等电视片。
2013年前后,诗作入选由著名诗评家唐晓渡、张清华选编,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当代先锋诗三十年1979—2009:谱系与典藏》。
2014年,应邀参加青海玉树州“第二届唐蕃古道诗歌节”,和列美平措、阿布司南等藏族著名诗人同时荣获“唐蕃古道文学奖”。
2014年,《海燕的绽放》(组诗)荣获甘孜州文联、《贡嘎山》杂志社颁发的2014年度优秀作品奖。
2014年,《鲜花》等三首诗入选由台湾元智大学中文系教授钟怡雯和台北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大为联合主编,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当代西藏汉语文学精选:1983-2013》。
2014年,诗作《一只从世俗走向真理的虎》入选由叶开选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的《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诗歌分册)。
此前,诗作一直被作为藏族汉语诗歌代表诗人之一,作品是诸多高校文学硕士、博士民族诗歌研究的范本。先后有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文学专业博士、硕士专题研究并形成论文发表。被评论家誉为“藏族最纯粹的诗人”。“组诗《鲜花与酒徒》是中国最优秀的汉语新诗。”“《一只从世俗走向真理的虎》这首诗可以说达到了现代汉语诗中的最高水准。”
2014年,应邀参加青海音乐家协会主办的“首届藏族音乐专家研讨会”。
2014年,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夏雨诗社诗刊《夏雨岛》17期同题诗,以“淤泥中的莲花”命名并点评诗歌。
2015年,应邀参加拉萨市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文联主办的“第二届藏族音乐研讨会”并发表演讲。
2015年11月,应邀参加由西南民族大学和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的“藏族文学与格萨尔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开幕式上作主题发言:“互联网+藏族文学”。
2016年,获聘四川省音乐艺术发展促进会特邀专家。
2016年,获聘上海师大藏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2017年,应邀出席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唐卡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盛世中华﹒吉祥丹青”第二届中国唐卡文化研究论坛暨唐卡精品展开幕式;
2017年,应邀出席在成都举办的《格萨尔王》神话英雄史诗大型电视连续剧研讨会。
2017年,获邀与藏族著名作曲家美朗多吉、更嘎才旦、扎西多杰、秋加措、歌手亚东、扎西尼玛等人,以参会专家身份参加四川阿坝州“藏羌彝原创音乐研讨会”。会上以《回归:也是一种创新》为主题发言,质疑电声音乐对草原宁静的损伤,分享了当场写的歌词《天籁》,认为大草原自然的声音,是最美的声音。
2017年至2018年,携藏人文化网文学频道,联袂玛吉阿米餐饮机构,在四川成都、西藏错那县两地先后发起并举办了三届“玛吉阿米雪域诗歌朗诵会”活动,享誉藏族文学界。其中错那县海拔3850米天池边上的露天诗歌朗诵会,荟萃各族诗人,是迄今为止“海拔最高的诗歌朗诵会”,为藏族文学界一大盛事。
2017年12月,应邀参加台湾南华大学“佛教对话与现代弘化”学术论坛,做了《藏传佛教与华语世界信息对称的多方位探索与实践》 专题演讲。
自2004年-2017年应邀在西北民大藏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大藏学院、湖南商学院、美国三一大学、哈佛大学、佛吉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台湾南华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及国际会议演讲。也曾为企业家组织“正和岛”、青海明伦藏建等机构做专题演讲。
2019年,《常春藤诗选:旺秀才丹诗选》,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2020年,应邀担任“四川理塘•2020第四届仓央嘉措诗歌节”汉文诗歌评委会主任。
2021年,获聘国家“十四五”重点辞书出版项目《汉藏对照大词典》,编纂专家,该项目由四川省少数民族语言译制播出中心(康巴卫视)、四川民族出版社联合实施。
2022年,《魔幻春秋——旺秀才丹自选诗歌及评论》,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2023年,被推举为四川省藏族民歌发展促进会理事。
2023年,《旺秀才丹诗选(藏汉对照)》,民族出版社出版。
2024年,应邀参加山东济南“首届清照国际诗歌艺术节”。并在会上朗诵诗作《他一直在那里》。同会有宋琳、舒婷、吕德安、桑克、王立新等几十位海内外著名诗人、艺术家、翻译家、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