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在轮回中找到涅槃,在烦恼中找到智慧
2018-04-16 15:40:22
  • 0
  • 0
  • 17
  • 0

宗萨仁波切/文

对上师的虔敬心,是殊胜金刚乘——也就是佛教密续——的头颅、心脏、血液、脊骨与呼吸。金刚乘绝非是在乡间安然的漫步;事实上,安全可能是我们最不关心的事情。金刚乘对于我执以及情绪的处理方式是极度危险的,有时甚至不择手段。因此,在所有的佛教法道中,密乘之道极具冒险性。如果这不是冒险,那么就没有什么可以称作冒险的了。

如果某个人下定决心去依赖另一个人——不是去依赖神祇、机器、大自然或某种管理系统,而是去依赖一个需要冲澡、需要睡觉、会伸懒腰、会上大号,情绪多变又可以被贿赂的人——这如果不是此人所能做的最愚蠢的决定,那么就是他最有收获的事。如果一个人能有这种意愿与坚持,那是天赋。能具有无疑的信心是一种天赋,能利用怀疑来斩除怀疑,也是一种天赋。这种天赋不是每个人都具足的。

一旦你开始了修持金刚乘的旅程,许多事情都可能发生,因此你必须有所准备。有信心很重要,但是持有怀疑、利用理性也是好事。通常,怀疑之后会生起信心,而信心之后也会生起怀疑,而后者的力量经常强过前者。终究,我们必须将二者都抛弃。

在修行上,绝对不要总是选择容易走的路;对你心中的欲望,要以残忍与无情对待之。

当你从一个城市旅行到另一个城市时,使用快速道路有它的好处。小路可能可以带领你到某些地方,但你也可能最后绕不出来。上师虔敬就像101快速道路的入口斜坡,一旦开上去了,你就可以轻松一点。没有上师的话,你迅速又无痛地抵达证悟终点的机会就不太大。你可能会困在崎岖的道路或轮回的沼泽上,还可能误以为那就是涅槃。

一个心灵教练必须在不可预期的时间与地点,让事情脱离常轨,让你既成的模式完全颠覆。

已经能够自我主宰的人,他们不会排斥对其他上师的礼敬。事实上,他们会像真正的战士一般,对其他上师更加礼敬,因为他们具有充分的自信心。反而,宣称自己的就是自己上师的人,很可能是深沉的不安全感之体现。

并不是追随佛法之道德每个人都需要有密乘上师,这是有选择的。如果你不追随密乘之道,就不需要密乘上师。如果你成长于强烈道德感与清教徒式的环境,因而对心灵导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的话,也许就不见得能接受金刚乘的法道。但是,如果你决定要寻找密乘上师,就必须了解他可能会带来的结果。

自命为上师的人纵然危险,但是科学家或经济学者对这个地球以及人类所造成的长期伤害更为严重。但是,我们还是会持续地珍视他们、尊敬他们,颁奖给他们,跟他们做朋友,并且还要他们参与影响整个世界的决策。

如同我们使用止痛药“虐待”头痛一般,你会视我执为病灶,会以智慧来虐待它。如果你担心被虐待的话,那么就是下意识地想要保护我执。这不只在金刚乘如此,在声闻乘也同样有这种观点。

如果你尚未准备好密乘之道,就不应该将直接你全速地送往摧毁我执的道路上去。

只有在上师知道弟子已经全心全意选择了他之后,他才会跳过规范、道德以及一般社会认可的行止。为了你的利益,上师开始发号施令。这就是大悲心。

我们独立思考的方式经常既浅薄又可悲。如果你遇见一个可以让你证悟的人,却耿耿于怀他有,譬如说,偷窃癖或厌女症,那是很不幸的。拿证悟来交换对这种价值观的坚持,值得吗?

与其做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安于平稳无波的法道上,你应该有胆量去追随那个设计用来颠覆你、摧毁你舒适圈的法道。而且,你应该坚定保持那种胆量。

如果想要知道自己是否会受外境或外缘控制,你有无数的方法可以自我测试。譬如说:跳过中饭不吃。或者,如果你是男的,试着在公共场所戴着胸罩游走;如果你是女的,试着穿你在卧室用的拖鞋去参加盛宴;如果你已婚,试着能否忍受别人捏你太太的屁股;看看自己是否会被他人的赞誉、批评、忽视或聚焦而左右。如果你被刺激了、被鼓动了,被弄得尴尬不安或被激怒了的话,那么你还是受制于习气与文化的控制,仍然是因与缘的受害者。

只要你还出于需要外在的朋友与情人的状态,只要你还贪恋或道德判断这类的外在障碍所干扰,你就需要上师。基本上,只要你还具有二元分别的心,就不用欺骗自己,认为内在上师就足够。当你到了真正可以与内在上师沟通的时候,你将几乎或完全离于二元分别,因此也不会对外在上师感到厌恶,或受到吸引。

上师的弱点可能会让你不悦或产生怀疑,但引起你失望幻灭的原因,可能正是他能启发你的原因。

你不会在教堂的壁画上看到圣方济在玩俄国轮盘的游戏:这会激怒他的信众。同样的,当上座部佛教徒在拉萨看到觉沃佛像头上戴着顶冠,他们都不能接受。在他们心中,佛陀最伟大的事迹之一,就是他出离了一切舒适与财富。但是在拉萨最神圣的佛殿中,佛陀似乎竟然把他的戒指与珠宝都要回来了。

闻、思、修、研习、分析等,是寻道者的一般方法,但是最终,只有在自心离于参考点、文化执着与价值观,并且离于逻辑、辨证、条理、推测、理性与假设等包袱时,对空性的真实了悟才能生起。这就叫做虔敬心。在所有可能的种种上等根器中,虔敬心最为上乘。

在上师——弟子关系初始时,某种敬仰心自然会出现,但是要如何超越喜欢上师的感觉,而生起真正的虔敬心?你可以从检视自己的发心开始。先不谈令一切众生证悟吧,你追随上师的原因,至少是为了寻求自己的证悟。但是许多人接近上师,他们的发心并非这么的直接了当。

“因缘”是“业力”的另一种说法,而福德就是业力的作用,让你更接近了悟真谛,更趋近慈悲。

如果你得遇纯正的上师,而且你有好的缘分,那么在此生证悟就有保证。即使由于你令上师不欢喜而产生恶缘,比如说刮伤了他最喜欢的班特利汽车,轮回还是保证会结束。如果你的目标是证得证悟,那么你就无所损失,而且还能赢得一切。

她因为缺乏虔敬心而落泪,这是值得注意的事。愿心是非常强大的,她对自己缺乏某个东西的感觉,终将引导她更努力地去寻觅。虽然我不知道她现在人在何方,但我常常希望她永远不要停止那些泪水。

纵然你相信你有权力选择上师,你相信你能学会选择的技巧,你相信你对上师具有充分的资讯,你也相信你能自由地获得这些资讯,但是最终,你的业缘与福德会替你做决定。我大部分的上师都是这样出现的,我从来没有机会去分析、评估或选择他们。由于福德之故,我得以遇见一些最有成就的上师,而且,我没有机会去分析或评估,也是福德之故。凭我自己的分析能力,我无法找到比他们更好的上师。

你相信上师能为你指出心性,你期待能够一瞥心性,希望心性能够迅速到来,这些信念让你义无反顾,无论他要求什么,你都会去做。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虔敬心。对于这种寻道者,虔敬心能将痛苦转为大乐。

纵然我们希望能控制自己的决定,但还是受制于因与缘。我们只能在某个程度上控制结果而已。虽然分析与批判性思考很有价值,但你也不要欺骗自己,认为那就是究竟的解答。

要看某个人是否具有究竟的见地,一个很好的指标是看他是否对任何有关业果的事都特别挑剔,例如:不踩踏小虫子。与此相反的人则会说:“一切都是空性。”言毕就打死一只蚊子。有些人认为证悟者可以为所欲为,事实上,全然的证悟者不会落入任何极端。

如果你的上师有空性的见地,他就会畏惧业果。他也更会受到贡波的班恩的鞋子所感动,而不会被那些打死蚊子后,还道貌岸然地想要合理化的人之企图所动摇。

纵然仁慈是上师重要的功德之一,但是切记:我们对上师行止的诠释,很容易被情绪所蒙蔽。经常我们说某人很仁慈时,只是因为他应允我们的愿望,满足我们的欲求,因而让自我感到舒畅而已。我们也不容易观察上师是否在各种情况下都持续地表现出仁慈。仁慈不一定就是把你认为好的事物给你。在佛法中,仁慈是上师为了带领你更趋近真谛的行为。因此,玛尔巴对密勒日巴的严厉对待,是彻底的仁慈。

任何自一处通往另一处的道路,都是因缘的产物。佛教法道也不例外,其重点就在利用并处理因缘。在刚开始时——而且特别在此时——我们一方面努力不再积聚负面的因缘,另一方面学习如何运用正面的因缘。最终,我们积聚特殊必要的因缘,来让我们完全从因缘中解脱。

是的,传承的概念非常二元,但是利用这种二元的方法,它可以引领你实证非二元,因此它不可或缺。传承,是连系相对与究竟最直接的方式,而在目前,我们需要这座桥梁。你只能在轮回之中找到涅槃,你只能在烦恼中找到智慧。你无法借由祛除烦恼而找到智慧,你只能在非真谛中找到真谛。

从远距离,你可以在任何宗教中都看到爱与善等共通的价值。但真正对佛法虔诚的人,知道在基督教中找不到佛法的独特面向——非二元,也就是究竟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合一不二;而佛陀的功德,诸如十力、四无畏力、四神通力、三十二相、八十好等,你在耶稣基督身上也无法找到。

遇见一位熟稔空性,却又为了救一只爬到地毯下的小虫,弄得所有人天翻地覆的上师,是令人感动的事。同样的,若有上师执意阻止弟子不要去帮穷人义诊,却叫他到深山中去做祈愿的修行,也代表他对因果的理解令人赞叹。当我们评断他人对业力的了解时,需要具有相当开放的心胸才行。

无论弟子的染污有多可怕,上师应该具足信心,知道那些染污都是暂时性的,因而可以被清净、被移除。这项工作不论要花费多久的时间,不论多么枯燥乏味,具有强大净观见地的上师,绝对不会放弃他的弟子。

佛法的重点,是引导我们迈向一条令我们最终成佛的道路。从金刚乘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成就为上师,而不是确定我们生生世世都将投生于佛陀足下。更准确地说,我们的目标是证得上师的果位、发现内在的上师,而成为一切的主宰,主宰我执、情绪、不净观以及二元分别的念头。如果上师本具清净,而弟子本具不清净的话,弟子要与上师无二无别,就非常困难。

在大乘经典中说,我们有贪、嗔、痴三种染污。这三者之中,“痴”是最隐伏的,“嗔”稍微不那么隐晦,比较容易祛除;而最容易认出、最不负面,但却最难摒除的,是“贪”。因为贪与慈爱、大杯、容忍都同属一个类别。这些都与欲求身体的接触息息相关。

在密续中,“一切”都可以用来作为法道,唯一不能用来做为法道的,是错误的见地、贪欲,以及恶念。

究竟的皈依对象是上师,而所有其他的皈依对象,如佛、法、僧、本尊、空行,以及诸如文殊师利、观世音等本尊,都是上师自身的化现。基于此,我们训练自己去接受:上师的任何行止,都是证悟事业。

最终,上师的任务是要保护你免于二元分别的心。然而,事情在此会开始变得复杂,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弟子并不想要有这种保护。如果上师不够勇猛——慈悲不足或证量不足——可能反而会变成替弟子按摩、鼓励或豢养他的我执。

有些人就像浏览商品一般,在众多上师之间挑三拣四,寻求陪伴、认可及满足感。然后,由于上师太多了,他们可能就得到相互矛盾的教诲与指导。有时这会造成压力,但也可能造成有机可乘的危险。当你有太多不同的导师时,就可以选择那些满足我执愿望的教诲,如此一来,整个心灵修持的重点就失去意义了。

在金刚乘中,你仍然尊崇上师——你仍然恭迎他、帮他擦鞋,但你以非常不同而且宏大的态度来做这些事。你不只是在帮师父或比你高贵的人擦鞋;而是你认为这个会打哈欠、会想睡觉,看起来很普通的人,正是你真实本性的投射,而你的真实本性就是佛。

在达到净观之前,我们首先要说服自己,一切都是自己的感知。我们以听闻及思维来自我训练。要接受“情人眼中出一切”——而不只是“西施”——不是很困难的事。当你看到喜欢的东西,你就感知它是可欲的、良好的。同样的,如果你看到不喜欢的人,那么你的感知就是负面的。仁慈、容忍、不耐烦、愤怒等,都是你自己的感知。

如果你以仁慈的感觉取代愤怒,你的感知就会有所不同。如果你对某件事具有容忍心而非不耐烦,你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感知。如果你知道生命是无常的,就会以不同的观点看事情。当令你厌烦的友人突然被诊断有末期癌症,你对他的感知也会完全改变。

你的朋友、家庭、身份或各种大大小小的计划,都无法提供给你任何快乐的基础。

与你相关的人,陪伴你一生的人,终究都会让你痛苦。

没有任何事情是随即发生的。一切都根据因、缘、果的数理逻辑而发生。

当虔敬心受到考验时,你要培养坚忍之心。举例说,假设拟投入长时间努力地修持,却连一个好梦都经验不到,而且日常修持的启发与热心也都逐渐退失,这时,你就要修持坚忍之心。甚至只是口中念念而心中无感,你也要持续下去。

你在上师的咖啡中放了太多糖是无关紧要的,尤其在初学的程度时。我们关心的是那些对你迈向证悟有负面效果的行为,或是让你对上师及一切现象的净观会产生蔽障的行为;这些行为才会令上师不欢喜。以过于狭隘的心眼进入法道,会让你分心散乱而延长了在法道上的时间。

当有些弟子感觉被忽视或遗忘时,会对上师开始产生怨怼,他们也许会认为上师只花时间跟一小圈他喜欢的人相处,而把其他人排除在外。这种弟子需要特别留意自己的不安全感、期待与假设。他们必须记住,这些表相很可能是他们自己想象的产物。他们也应该记住,前来找上师的目的是为了要证悟,而不是为了要上师的注意力。

也许你会以为,必须先具足虔诚心才能了解见地,似乎是虔敬心“启动”了佛法的修行。但是,特别是金刚乘,当你在修持上愈深入,虔敬心与虔敬的对象之间,差别就变得很小。当你在修行上更加熟练,你会更知道虔敬心就是觉知无常,虔敬心就是出离心,虔敬心就是对一切有情众生的悲心,虔敬心与缘起的经验无二无别。最重要的,你有虔敬心的那一刹那,你就具有见地,而对空性的觉知也就现前。

有人说借由修行,你可以达到上师一样的等级。事实并非如此。你并非被晋升到某个级数,而是你与上师合一不二。

证悟之所以需要花费很久的时间,是由于强大而如幻的我执习性之故。在金刚乘中,你有意地找到一个人来摧毁这个习气。这与阿底峡尊者身边带着令他厌烦的印度人作伴旅行以便修持安忍不同,我们所谈的是更极端的事。我们谈的是将你所有与我执相关的习气,剥开其层层表皮;是毫不留情对待自我;是不计成本、不择手段,并且有系统的把我执迅速的摧毁。

有时候,你从一千个其他上师听到的同一句菩提心的开示,从你的上师口中说出来时就别具意义。这是深层的缘分之故。

心理治疗师不需要关心病人此生之后幸福与否。他们不需要考虑业报与转世,更不用让病人从轮回中觉醒。因此,两者的见地有所不同。同时,两者的目标也不同:治疗师想要培养达成的“健康”与“正常”,可能正好是上师想要根除的。

佛教已经逐渐成为正念、快乐与非暴力的同义词,这是另一个危险。许多人以为这就是佛法的全部。一谈到正念,他们马上想到安坐于垫上,盘腿坐直。这种想法会摧毁佛教。

在你一生中关键的时候,也就是临终以及死亡后的中阴时刻,你会发现上师虔诚是最实用、最容易上手、最容易记得的工具。

在中阴阶段异常不确定的混乱之中,要忆念起见地以及本尊精微的细节,就像在白天要看到星星一般,机会相当渺茫。因此,只有上师,才是最容易忆念的参考点。借由忆念上师,你可以掌握证悟的状态或中阴的任何其他阶段。即使所有的这些阶段都一一流失,当你进入下一生的母胎时,借于忆念上师,你就可以重新拥有正确的发愿、良好的家庭与良好的佛法之舟。

(文章来自网络,系《上师也喝酒?》精华笔记,现标题由博主所加)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